第(1/3)页 “这是邢窑白瓷‘盈’字款茶盏?” “胎质坚细,釉色类雪,底刻‘盈’字,没错,这就是唐代宫廷‘大盈库’专用标记,‘盈’字款茶盏,还是两个同时出现。” “唐代《国史补》载内丘白瓷瓯,天下无贵贱通用之,但盈字款是贡品,民间罕见,当时普通的花盏就十文,盈字款价值三五贯。 现在已经过去千年了,保存的如此完好,一千八百两白银不算高!” …… “这是八棱净瓶,颜色挺漂亮的,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。” “越窑秘色瓷中的五代秘色瓷。” “越窑秘色瓷?” “真的假的?在哪里?” 听见越窑秘色瓷,有见识的商人立刻就涌了过来,挤得里三层外三层。 “造型精巧端庄,胎壁薄而均匀,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,玲珑得像冰,剔透得如玉,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。” “唐人陆龟蒙: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。好向中宵盛沆瀣,共嵇中散斗遗杯。” “五代人徐夤也写过:捩翠融青瑞色新,陶成先得贡吾君。巧剜明月染春水,轻旋薄冰盛绿云。” “诸位,这件五代秘色瓷八棱净瓶我非常喜欢,大家给个面子,让给我,如何?” “你喜欢我们就不喜欢了?又喜欢又不想出银子?一边玩去!” “就是,价高者得,这玩意放在家里,保存妥当,数十年后至少能翻上五六倍。” …… “怀素《自叙帖》” “妈的,户部疯了不成,竟然把这种稀世珍品拿出来了?就这么缺银子?” “真迹?不可能,真迹被嘉兴人项元汴以两千两白银购走了,藏在了天籁阁中,且也没有听说朝廷对他们家动刀子,不可能流出来才是。” “不一定是真迹,毕竟从这份字出现后宋元流传数本,例如蜀中石扬休本、冯当世本,苏子美本,唐慤本,我知道的就四本了。 但唐慤本有黄伯思题跋,这个没有就排除了,苏子美的那份是补过的,这个看不出来补过的痕迹,也能排除了, 那么只剩下蜀中石扬休本和冯当世(京)本,前者不知道去了哪里,后者很清楚记载进了北宋内府,搞不好这份就是冯当世的那本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