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散了朝会,赵文、赵俊、赵炤等宗室大臣来到公子成府邸。名义上是看公子成,实则是为了试探公子成口风。公子成也明白这几人的来意,安排酒宴招待他们。酒过三樽,赵文替公子成叫屈,数落君上的不是。 公子成自饮自酌,始终不发一言。 赵俊低声道:“大司寇,你知道换地之策是谁献给君上的。” 众人说了这么多,这句话才是公子成最想要听。公子成送在唇边的酒樽停了下来,问道:“是谁。” 赵俊道:“乐毅。” “乐毅。”公子成停顿少许,双眸的光芒有些暗淡,随后一扬脖子喝尽了杯盏之中的美酒。 赵文、赵炤闻言,相顾一看,茫然道:“乐毅是谁,怎么都没听过。” 赵俊盯着在一旁喝酒的赵襄,问道:“中尉大人,乐毅是谁,你应该清楚吧!” 赵襄摇了摇头,表示不知。 赵俊闻言,有点失望,无奈指了指他,谴责道:“乐毅和乐池是同族之人,皆是魏国名将乐洋的后裔。中尉大人,你竟然不知道。” 公子成道:“乐氏一族的人。” 赵俊答道:“乐毅的事情,我知道的不是很多。但,有一点可以肯定,他是乐氏一族的后裔。” “你们不说,我倒是忘了一件事。”赵爵拍了拍额头,补充道:“我记得赵英曾经说过,有位叫乐毅的少年,给他献上计策。我军才会在蔺城、离石,相继沦落。阳邑守军,不但没有被秦人的阵势吓到,反而同仇敌忾。我们才会取得不归谷大捷。” 赵文隐隐之中有点印象,也道:“收复离石、蔺城,赶走秦人。赵英也对我说过,是一个个少年献上的策。我军翻越重峦叠嶂,绕道大河上游,烧毁秦军浮桥。秦军因为归路被截断,军心大乱。若不是秦将赢疾,兵行险招,借道魏国,回到秦国。秦国出征的十万将士也怕会葬送在赵国。没想到你们说的那个少年,竟然叫乐毅。” 赵襄头疼道:“你们知道的事情,比我还多。我这个中尉当得有点不称职啊!” 赵文顶了一句,“你啊!少喝点酒,多出点力就行了。” 公子成赞许道,“乐氏一族,向来能征善战。乐毅如此年少,便有如此作为。他日,大有可为啊!” 赵爵趁机道:“大司寇,我们要不要将乐毅招揽麾下。” “乐氏源于春秋大国宋国,是宋国王室后裔。血统纯正高贵。”公子成放下酒樽,又道,“乐氏一族向来有傲骨,他们只会忠君,不会忠于某人。魏国名将乐羊就是忠君的典范。” 赵爵问道:“乐羊有什么可取之处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