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哈哈哈哈。”甘茂大笑,“王上可曾听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。” 魏王嗣见对方步步进逼,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。选择秦国,就意味着抛弃韩国,也意味着那日赵君大婚,韩王仓、赵君雍和他在龙台立下的誓言,彻底终结。魏王嗣冷静下来,仔细思考。他想一定会有办法,化解眼前不利的危局。 甘茂双手击掌,八名宦者抬着四个大箱子走了进来。甘茂当着魏王嗣的面将箱子打开,“秦国攻韩,王上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这些就是王上的。” 魏王嗣也不为财宝所动,他担心今日若做出了错误的政令,日后恐怕会给魏国带来灾祸。如今的魏国,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,岂能就这样毁去。 甘茂洞穿了魏王嗣心中的想法,“秦国不需要魏国一起攻韩。但是秦国不希望看到魏国出兵助韩。王上,臣有个主意,既不让你得罪韩国,也不会得罪秦国。” “你有什么好的策略。” “秦国攻韩的同时,也会派出一支军队驻扎在秦魏两国的边境上。王上就以兵患为由,拒绝救援韩国。如此,王上就有了不出兵救助韩国的理由。” 魏王嗣质疑道:“秦国当真会如此。” “外臣是秦国的左相兼任上将军。这点事,自然可以办到。”甘茂道:“外臣也向王上承诺,绝不会把这件事说出去。” 魏王嗣沉默片刻,点头答应道:“秦国攻打韩国,寡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甘茂,如果你将今日与寡人对话的内容,泄露出去。魏国虽弱,也会倾国之兵攻秦,迫使秦国杀了你。” 甘茂见魏王嗣散发出凌冽的杀气,心中也涌出一股胆寒之气,“外臣起誓,若将今日之事,泄露半句,不得好死。” …… 秦国攻打韩国的消息,传到了赵国邯郸。肥义修书一封,快马加鞭送去代郡。这日,赵君雍正在训练场地,观看选拔出来的士卒,进行的箭术考核。忽闻,楼缓正在别宫求见,心中一惊,心想不会是邯郸出了什么大事。于是,赵君雍将箭术考核的任务交给了屠彝,领着代郡赵固、司马望族和穆涧等人,回到别宫。 楼缓取出国书,递给赵君雍道:“君上,这是相邦命我送来的国书。” 赵雍示意穆涧取过书信,看了看,大惊道:“秦国打算攻打韩国。诸位,寡人应该如何应对。” 赵固问道:“秦国若攻打韩国,天下风云将起。君上,韩国是我们的盟友,我们要帮助他们。” 赵雍将国书放下,摇了摇头道:“此战是韩王仓成为王的第一战。韩王仓也想利用此战,树立自己在韩国至高无上的威信。寡人出兵援助韩国,韩王仓是不会领情的。” “韩国是弱国,秦国是强国。秦惠王驷死后,秦王荡治国的手段,我们是见识过的。”赵固神色充满担忧,“韩国岂会是秦国的对手。韩王仓也不是秦王荡的对手。” “韩国和秦国相比虽然弱了点。但是,韩国还没有任由秦国宰割的地步。秦王荡是个厉害的人物。韩王仓也不弱。秦国想要打下韩国,没那么容易。”赵君雍脑海深处回荡着在龙台见面时的场景,以及说过荡气回肠的话…三晋的江山,靠他们共同守护。他相信那个男人,是能够靠一己之力,抵挡秦军前进的步伐。 赵固虽没见过韩王仓,但听说韩王仓曾为了韩国,主动请缨去秦国为质的胆识和魄力,他也相信,韩王仓会是一个合格的王。 赵雍问道:“赵固,你觉得韩国能够抵挡住秦国几日。” 赵固想了想,答道:“秦国势大,韩国示弱。臣估计韩国抵不过一个月。” “寡人认为,韩国凭借一国之力,能够抵挡秦国三个月,甚至时间更久。” 赵固似乎觉得自己听错了,韩国能够抵挡住秦国三日。赵君雍深吸了一口气,无奈道:“中原发生战事,寡人也要回去。训练铁骑一事,寡人就拜托你了。” 赵固正色道:“喏。” 赵雍叹道:“天下,又将风云再起。中原也会不平静了。” …… 韩王仓也得到了秦王荡准备攻韩的消息。韩国廷臣一片慌乱。韩王仓反而表现出很平静。因为他知道,他和秦王荡也有一战。那日,韩仓从秦国,回归韩国。秦王荡说的话,萦绕在耳,令他不能忘。韩仓回国,登上王位。整顿内政,发展国力,训练军士,启用大批能臣干将。申不害变法时,主张的术,也被他重用。 韩王仓继位至今,已有四年的光阴。这四年的光阴,他都在为韩国的崛起而努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