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近臣道:“难道是赵国怕了我国。” 公子尚摇了摇头道:“赵国十万大军,岂会怕了我们。赵君制衡臣子有术,攻伐之战,步步为营。赵君的性子,让人捉摸不透。” 近臣道:“赵国不发动进攻,那便是有意于我们议和。” 公子尚想了想前几次攻伐之战,赵国在大获全胜的情况下,不乘胜追击,反而主动缔结和平,喃喃道:“难不成赵国真的打算和我们议和。” 就在此时,赵国大军主动撤出灵寿外城,并后退三里。司马望族单骑来到宫城下,高呼道:“吾君不忍兵戈,血流成河。吾君欲与你们议和。” 一人喝道:“要战就战,费什么话。” 司马望族道:“中山王都抛弃你,远逃他国。你们还要为他而战。” “胡说。我们的王上岂会抛下我们,私自逃跑。” “中山王姿若在城内,何不请他出来。” 中山守军得知中山王姿出逃的消息,军心不稳,一片大乱。 公子尚见状,大骂道:“赵国散发王上远逃的消息,乱为军心,手段的确高明。” “大司寇,我们该怎么办。是战,是降。” “我们兵微将寡、军心不稳。这种情况下,是打不赢赵军。我们宁死不降,是不愿折辱了大丈夫之身。”公子尚叹道:“赵国主动议和,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。议和吧!” 公子尚见赵军撤出外城,并后退三里,率领文武大臣,与赵国议和。 公子尚见了赵君,质问道:“中山国无罪,赵国为何攻我。赵国乃礼仪之国,赵君乃礼仪之君。两国国书墨迹未干,赵国出兵再次伐我。赵君就不给我一个说辞。” 赵雍问道:“你就是公子尚,中山衅王之子,中山王姿之弟。” 公子尚冷笑道:“赵君乃大国之君,竟然认识我。” 赵雍道:“你要回答,寡人可以给你一千种理由。大争之世,这四个字,你觉得如何。” 赵国和中山国在城下,再次缔结和平。中山国做为战败国,赔偿了赵国的损失,并割地。赵国和中山国第五次征伐之战,再一次落下帷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