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这孩子……”理阳公夫人心中难受,摇了摇头。 当初都怪她自己,才叫阿染胎中不足,才落下了这病症。 晏凤楼方才一直仔细观察,此时,他好奇问道:“黎兄,这是怎么了?” 理阳公夫人叹了口气,“都是老毛病了。他这是先天胎中不足,落下了心疾,自小就泡在药罐子里,一直都不见好……” “娘,我挺好的。”黎昭染让理阳公夫人莫要担心。 其实自从赵宛舒给他看诊,配了药后,他这身体可比先前强多了。 晏凤楼沉吟片刻,忽然道:“若是心疾,我倒认识几位擅长诊治的大夫。其中有位孙大夫,专门治心疾,行医几十年,治好过不少被断言没救的病人。” 理阳公夫人眼睛一亮,急忙问道:“真的?那位孙大夫现在在何处?” “孙大夫如今在扬州。”晏凤楼温声道,“他性子倔,轻易不愿离开家乡,不过他的药方很管用。另外,我还认识几个常年跑药材的商人,手里常能弄到些稀罕药材,比如千年人参、天山雪莲之类的。若是黎兄信得过我,我回头就写信给孙老大夫引荐,再托人寻些好药材送来。” 理阳公夫人闻言,激动得差点站起来:“那真是太好了!严公子,这份情我们理阳公府记一辈子!阿染这孩子从小就有这毛病,我们找了多少大夫都没用……” 说着,眼圈就红了。 黎昭染见母亲这样,心中又感动又无奈,连忙劝道:“娘,您别太急了。严兄的好意我心领了,但治病这事儿急不得……” “黎兄何必这么悲观?”晏凤楼打断他,语气诚恳,“医者仁心,咱们既然有缘相识,我自然该尽力帮忙。再说孙老大夫的医术我是亲眼见过的,黎兄不妨试试。” 理阳公夫人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试试总没错!严公子,劳烦你了。以后要是有什么用得着我们家的地方,你尽管开口,我们绝不推辞!” 晏凤楼温和一笑:“夫人言重了。我和黎兄一见如故,帮这点小忙算什么。” 接下来气氛愈发融洽。 晏凤楼时而讲西北大漠的风沙如何烈,塞外胡马踏雪的壮阔,时而细说江南烟雨楼台的雅致,引得席间众人频频称叹。 他还聊起各地的商贸门道,哪里的茶叶最香,什么时候囤货最合适。哪条商路最安全,遇到劫匪该如何应对。 甚至连不同地方的买家喜好都了如指掌,显然是真正在商海里摸爬滚打过的人。 “严兄真是厉害。”黎昭染由衷赞叹,“我虽也走了不少地方,却从没像严兄这样观察得这么细。今日听严兄一席话,真是胜读十年书。” “黎兄过奖了。”晏凤楼再次摆手,“我就是个走南闯北讨生活的商人,这些都是吃饭的本事,哪比得上黎兄腹有诗书,一开口就有文人风骨。” 理阳公夫人在一旁听着,对晏凤楼的欣赏又多了几分。 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 晏凤楼看了看沙漏,起身告辞:“今日多谢夫人今日盛情款待,昭染兄的病情,我明天就写信联系孙老大夫。” “有劳严公子了。”理阳公夫人亲自送他到门口,“关于那铺面的事,我会跟管家讲好的,严公子且莫要担心。” 若是先前是因着黎昭群,如今牵扯到自家儿子,理阳公夫人自是更加愿意出些心力。 “如此就多谢夫人了。”晏凤楼笑着颔首,转身离开了前厅。 待得晏凤楼离开,理阳公夫人折回来,感慨道:“这位严公子不仅学识渊博,为人还这么厚道,最难得的是肯为你的病费心,倒是个不错的。” 黎昭染点了点头,神色却有些复杂:“娘,他确实不一般。” “怎么了?”理阳公夫人敏锐地察觉到儿子语气里的不对劲。 第(2/3)页